« 野钓四忌野钓中应注意哪些疑难 »

新手择标之软尾浮标


 近些年来,随着浮钓术、“钓翻身”、“一标深”。。。等钓鱼技术的不断精进和发展。硬尾浮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并衍生出了诸多功能各异的标型、款式。浮标的设计者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拓展硬尾浮标的适用空间。而处于“风雨飘摇”之中的软尾浮标,却仍以“不变应万变”的姿态固守着方寸之地、一席空间。这究竟是为了什么?原因就在于其在底钓领域那不可替代的霸主地位。
  相信钓友们不难发现,不论是休闲还是竞技,诸多好手在面对出击底部滑乱的情形下,软尾浮标仍是决胜的首选!这些是源于软尾浮标所固有的特性:翻身快、到位快和出口真实稳健。我们垂钓的主要对象鱼种鲫、鲤均属底层鱼种,虽然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离底变层,但那是有前提条件的特殊鱼情。尤其是在休闲垂钓活动中,对于那些喜欢刺激、欲搏“大物”的钓友来说,坚持钓底仍是首要任务。在从杂鱼搅闹、讯息多变中侦测有效鱼讯的能力方面,软尾浮标较之略显浮躁的硬尾浮标,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。因此,拥有一支专攻底钓的软尾浮标,对于初涉钓场、应变匮乏的朋友们来说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!如图所示:
  此款浮标的特点是:
  七目软尾:翻身快、下降快捷、鱼讯反映滞后、讯息幅度小而准确。
  细长楔身:降速平稳、楔形劈水快速、水阻小、顿口清晰。
  碳脚:水阻小、稳定性好、浮标的重心低、利于微弱鱼讯的侦测和传导。
  由此也不难看出:软尾浮标是“两浮一沉”的搭配,即:软尾(比重轻于水)、标体(主浮体)称为“两浮”;碳脚(比重大于水)称为“一沉”。对于相同材质、相同标型、相同调目的软、硬尾浮标:软尾的上浮趋势要大于硬尾,也就是说其对于“顿口”讯息的反映要迟缓些(可过滤一些小动作),这也就增加了顿口讯息的真实性;反过来,软尾对于“上送”讯息的反映又太过敏感(假口多)。因此,软尾的实口迅息多为轻顿、向下一滑和上送后的一顿。
  软尾浮标的标尾一般都不长,其翻身速度较快(杠杆的原理),且从翻身站立到钩饵到位的时间也很短,导致其对半水的接口讯息可以说是“视力”欠佳。因此,对于变层离底的鱼情,朋友们若是仍然采用软尾就无疑是“自杀”行为。此点还请多多注意、正确对待!
  我的经验是:
  1、多用软尾浮标底钓、应付滑乱。
  2、钓目接近调目(减小线组的绷紧力,增加实口的可能性)。比如调4钓3.5,一般不采用钓目大于调目(丢口太多)。
  3、口快就适当减小调目(口轻、滑)或减小钓目(口重)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